当前位置: 首 页>中华文明>文明古国

古时六种不孝​行为

最后编辑:2020/2/23   作者:秘书处  浏览:次  评论:

古时六种不孝行为


老话常说: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。意思是不孝有三种:一是父母有错,当儿女的不去规劝;二是父母有经济困难,当儿女的不去挣钱;三是没给父母生一个孙子,使祖上香火断绝。古时说这三种不孝,以第三种最不可原谅。

事实上,即使在古代,以上三种不孝也只是存在道德上的针贬,而不会受到法律上的惩罚。法律上惩罚的不孝,则是指如下六种行为:

1、诟詈双亲

是指打骂父母。

2、别籍异财

在未经父母同意的情况下,强行跟父母分家。

3、奉养有缺

赡养父母时没尽到责任,使父母受冻挨饿。

4、居丧嫁娶

在父母死后三年内结婚。

5、匿丧不举

父母去世,自己却不请假,依然在岗位上继续工作。

6、诈称亲亡

父母没有去世,却谎称父母去世。

从隋唐到明朝,一千多年的时间里,法官只要判一个人“不孝”,不用问,具体罪名一定逃不脱以上的六种。



           
最新资讯
  • 香火千年——民间祭祖文化中的家族传承密码

    香火千年 ——民间祭祖文化中的家族传承密码 清明时节的细雨里,福建土楼中林氏族人齐聚祠堂,白发族长带领青壮子弟按古礼祭拜;冬至日的晨光中,山西大院里张家族人将新修家谱恭敬地供上神龛。 这些延续千年的仪式,正是中国民间祭祖文化最鲜活的注脚。祭祖绝非简单的仪式重复,而是一个家族传递血脉记忆、塑造集体人格的姓氏文化基因工程。 祠堂里的时空对话 浙江兰溪诸...

  • 血脉里的江山 ——家谱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根系

    血脉里的江山 ——家谱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根系 翻开一本泛黄的家谱,指尖触碰到的不仅是纸页的纹理,更是跨越千年的生命密码。在那些密密麻麻的姓名背后,隐藏着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奥秘。家谱,这一看似朴素的家族档案,实则是中华文明最深层的精神根系,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。 中国家谱,不同于西方贵族谱系的炫耀性记录,而是普通百姓皆可参与的文化实践。一本家谱,...

Contact US

联系我们

ADD

中国·山东

13905379276 0537-2210678

地址:济宁市任城区中德广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