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档案局、教育部、文化部文件
国档字(1984)字第 7 号
关于协助编好《中国家谱综合目录》的
通 知
各省、市、自治区、直辖市文化厅(局),
文管会、档案局、北京图书馆、各高等院校:
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极待发掘的一部份,蕴藏着有关人口学、社会学、民族学、民俗学、经济学、人物传记、宗教制度及地方史资料,它不仅对开发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,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也起着很大作用。但是,由于国内收藏的家谱极为分散,没有专门目录,因而长期以来国家对家谱的发展,研究工作做得不多,这与国外学者、机构对中国家谱收集不遗余力、研究多有成果的情况不相称。同时,对外开放的政策的实行,许多根在大陆的同胞利用家谱来找自己的血缘关系。
为了推动国内对家谱的研究和利用,发展家谱这一祖国文化宝藏,改变中国家谱研究的内轻外重的情况,充分发挥家谱在学术研究和统战工作的重要作用,国家档案局二处、南开大学历史系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图书馆等单位拟将分藏于各图书馆、博物馆、文化馆、档案馆等单位的家谱编一部比较完整的《中国家谱综合目录》,计划 1985 年底完成编纂工作,公开出版。
为了协助编好这一目录,特请你们通知各地图书馆、博物馆、文管会、文化馆、档案馆(室)等收藏单位,将其收藏的家谱和所知道的个人收藏的家谱目录,按照该书的编辑比例,于 1985 年 3 月底以前报送国家档案局,个别藏量较大的单位,也不要迟于 1985 年 6 月底报送。
特此通知。
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一日
香火千年 ——民间祭祖文化中的家族传承密码 清明时节的细雨里,福建土楼中林氏族人齐聚祠堂,白发族长带领青壮子弟按古礼祭拜;冬至日的晨光中,山西大院里张家族人将新修家谱恭敬地供上神龛。 这些延续千年的仪式,正是中国民间祭祖文化最鲜活的注脚。祭祖绝非简单的仪式重复,而是一个家族传递血脉记忆、塑造集体人格的姓氏文化基因工程。 祠堂里的时空对话 浙江兰溪诸...
血脉里的江山 ——家谱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根系 翻开一本泛黄的家谱,指尖触碰到的不仅是纸页的纹理,更是跨越千年的生命密码。在那些密密麻麻的姓名背后,隐藏着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奥秘。家谱,这一看似朴素的家族档案,实则是中华文明最深层的精神根系,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。 中国家谱,不同于西方贵族谱系的炫耀性记录,而是普通百姓皆可参与的文化实践。一本家谱,...
联系我们
中国·山东
地址:济宁市任城区中德广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