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 页>中华文明>文明古国

中国通史(战国)

最后编辑:2019/6/5   作者:秘书处  浏览:次  评论:

中国通史(战国)

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,是中国的战国(东周分为春秋与战国)时期,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。

经过春秋长期激烈的争霸战争,到战国开始,主要的诸侯国有齐、楚、燕、韩、赵、魏、秦等七国,历史上称之为“战国七雄”。为了继续争夺土地和人口,七国之间,不断地进行战争。人民遭受的苦难更加严重,他们都厌恶割据混战,渴望统一。

春秋以来,随着井田制的破坏,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,逐渐为封建的土地私有制代替。贵族占有大量私田,战场上立功的将士、拥有雄厚资财的大商人,也占有大量的土地,他们成为新兴的地主。新兴的土地阶级,经济势力越来越大,他们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,发展封建经济,建立地主阶级专政。在新兴土地阶级的推动下,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“变法”运动,经历了100多年,新的封建制终于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。

秦国的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。公元前356年,秦孝公任用商鞅,开始变法。其主要内容有:1、废井田,开阡陌。废除井田制,国家承认田地归私人所有,准许土地自由买卖。2、废除特权,奖励耕战。废除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。规定按军功的大小,授爵和赐给田宅。还规定,生产布帛多的人,免除徭役。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,禁止弃农经商。3、建立县制。在全国设置31个县,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,由国家统一控制。

经过商鞅变法,秦国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。

战国时期,农民更多地使用铁农具,除了铁锄、铁斧,还有铁铲和铁犁。牛耕在这时期得到推广。这些都促使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。

战国时期,手工业很发达。占有重要地位的是冶铁业、煮盐业和工艺品制作。

随着农业、手工业的发展,商业也兴盛起来。


           
最新资讯
  • 香火千年——民间祭祖文化中的家族传承密码

    香火千年 ——民间祭祖文化中的家族传承密码 清明时节的细雨里,福建土楼中林氏族人齐聚祠堂,白发族长带领青壮子弟按古礼祭拜;冬至日的晨光中,山西大院里张家族人将新修家谱恭敬地供上神龛。 这些延续千年的仪式,正是中国民间祭祖文化最鲜活的注脚。祭祖绝非简单的仪式重复,而是一个家族传递血脉记忆、塑造集体人格的姓氏文化基因工程。 祠堂里的时空对话 浙江兰溪诸...

  • 血脉里的江山 ——家谱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根系

    血脉里的江山 ——家谱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根系 翻开一本泛黄的家谱,指尖触碰到的不仅是纸页的纹理,更是跨越千年的生命密码。在那些密密麻麻的姓名背后,隐藏着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奥秘。家谱,这一看似朴素的家族档案,实则是中华文明最深层的精神根系,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。 中国家谱,不同于西方贵族谱系的炫耀性记录,而是普通百姓皆可参与的文化实践。一本家谱,...

Contact US

联系我们

ADD

中国·山东

13905379276 0537-2210678

地址:济宁市任城区中德广场